【媒体报道】为贵州同步小康事业添光加彩——来自贵州药业的精准扶贫实践

发布日期:2016-07-04 作者: 点击:

图片
    贵州深处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同时也是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之一。如何让全省600多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贵州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大健康医药产业,作为贵州新兴五大产业之一,近年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计划,因地制宜,创新途径,全力开展精准帮扶。
 
    作为“新三板”扩围后全国第一家被受理和首批成功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企业,贵州药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主题,积极发挥公司自身优势,有效搭建帮扶平台,以产业项目促地方发展,以特色种植促民生改善,以结对帮扶促农户致富,坚实地走出了自己的精准扶贫之路。
 
为贵州同步小康事业添光加彩
——来自贵州药业的精准扶贫实践
贵州政协报记者 曾丹
 
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今年2月26日,农历新年刚过,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农工党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省政协常委、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贵州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就率药业总公司和分公司负责人一行十余人,赶往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头花蓼种植基地,为公司即将在当地开展的精准扶贫实地调研。
 
    通过详实考察, 调研组决定将杨武乡顺河村确定为贵州药业的精准扶贫帮扶村。
 
     “选择这个村开展扶贫工作,就是要以产业扶贫为主,与教育扶贫、兜底扶贫相结合,种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农工党智力资源优势和药业产业特色,从种植技术、药材种子、化肥、收购等多方面开展精准扶贫。”梁斌认为,在药业有限公司、农工党省委和农工党安顺市委的携手帮助下,顺河村一定能够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只有找准贫困原因,才能使帮扶见效。”在帮扶座谈会上,梁斌指出,精准扶贫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将立即对顺河村的25户贫困农户建档立卡,梳理贫困原因,为每一户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最终使全村早日实现同步小康。
 
    “真出力,出真力。”梁斌告诉记者,药业对每一个帮扶村都细化了精准帮扶措施,力争不让一个帮扶对象在小康路上掉队。
 
    “现在,药业有3个精准扶贫试点村,国土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30亩,林地面积18620亩,3村总户数1320户共4760人。”谈到精准扶贫,梁斌如数家珍:这3个村有少数民族人口2903人,占总人口61 %,初高中文化程度1904人,占总人口40%;贫困户129户共419人。
 
    在掌握了帮扶村的基本情况后,药业通过走访摸排,将3个村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了仔细梳理:缺技术的 20 户,缺劳动力的 27 户,因病贫困的 26户,缺资金投入 51 户,因上学贫困 16 户。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公司作出的郑重承诺。”梁斌告诉记者,贵州药业制订了自己的精准扶贫计划: “十三五”期间,以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乌当区下坝镇下坝村、大方县星宿乡云丰村、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安顺市杨武乡顺河村为精准帮扶点,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在2016年底让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达到年人均收入6000元,实现全面脱贫。
 
以产业扶贫力求“精准”
 
    2105年6月16—1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视察,对贵州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嘱托贵州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向全国发出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进军令。
 
    “扶真贫,真扶贫。”作为一家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中药、保健品、保健食品、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贵州药业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扶贫帮扶实践,开始生动践行精准扶贫。
 
    贵州药业旗下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发展涉及一二三产业。公司决策层认为,在精准扶贫中只有依托公司的自身优势,以中药材铁皮石斛、头花蓼、天麻种植为主导,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因为药业正在帮扶的三个村,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纯农业村,所以公司就可以根据各农户的贫困原因,采取不同形式的产业模式来进行帮扶。
 
    “让贫困户将土地和劳务等作为生产资料入股,把农民转化为股民。”通过这一创新,贵州药业针对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让贫困户用自身土地、劳务等生产资料进行入股,在公司统筹经营下,获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这个模式主要在乌当区下坝镇下坝村及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的药业铁皮石斛和头花蓼种繁基地实施。”梁斌介绍说,眼下,农户在公司的土地入股总面积已达552亩,参与土地入股92户,其中贫困户65户,占入股户数70%。近三年来,公司支付土地租金为105.6万元,年人均土地租金收入1154元;实现分红29.6万元,年人均分红收入950元。
 
    “对于贫困户我们采取特殊政策,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41人采取聘用制参与到产业的生产管理中,三年共计工资支出151.2万元,每人月均工资收入1800元;对于其他无文化基础的贫困户采取临时用工,每人每天80元,每年临时用工人数大概8500人次,年临时用工支出68万元,年人均临时劳务收入3770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农户通过土地租赁、项目分红、打工三方面收入已经实现人均收入5860元,其中21人已达到年人均27140元,超出当地政府脱贫指标年人均收入4300元。
 
    “2016年预计两个试点达到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梁斌告诉记者,这个模式就是充分利用贫困户的生产资料,以公司为依托,整合各种资源,让贫困农户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股权变股金,股金变资金,真正使两个试点的贫困户在公司带领下,获得稳定长效的收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一直是药业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公司在巩固传统制药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铁皮石斛、天麻等一系列保健品,从种植到生产加工, 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贵州药业又在乌当区下坝镇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上规划及开展建设普渡半岛休闲养生园项目,全面形成药业大健康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现正进行接待中心的建设,相关休闲养生养老项目正在办理手续。
 
    “在精准扶贫中,我们将针对贫困户在劳动就业、专业护理人员培训上岗方面,给与优先安排,可提供近100余个工作岗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州药业对农副产品进行订单生产,通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助推精准扶贫,把输血、补血、造血功能捆绑,互为一体,坚实地走出了自己的精准扶贫之路。
 
     2015年12月17日,贵州药业在乌当区下坝镇召开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铁皮石斛)扶贫兑现大会,共向103户贫困户发放预付红利5.15万元整。
    该项目自2014年实施以来,通过采取“扶贫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以基础设施设备投资入股,乌当区铁皮石斛种植协会组织农户通过扶贫资金采购的种苗入股,共同发展铁皮石斛产业项目,形成了良好的特色产业化扶贫项目示范带动效果。截至目前,药业共向下坝镇8个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发放预付红利达10.73万元。
 
    “在三个试点村中,公司针对因病、因学至贫,居无定所的特殊困难户进行点穴式帮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下坝村贫困户农朝金因房屋受自然灾害导致无法居住,贵州药业向其捐助2万元,帮助其恢复住所,同时公司还发动公司员工向贫困户进行捐赠活动,捐款捐药捐物价值21万元,解决了特殊贫困户生活困难的问题。今年,公司将在三个试点村村委设立免费药品提供点,解决贫困农户缺医少药的问题。
 
    在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10000余亩的头花蓼不仅是一道亮丽风景,还被当地人称为“致富花”。在这里,贵州药业以订单式种植开展精准扶贫——公司针对该乡顺河村77户贫困农户实施了统一免费提供种子、种苗,统一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及指导,统一价格进行回收等举措,使77户贫困农户的265人甩掉了贫困帽子。
“根据各贫困户具体情况,分户进行种植计划和措施,做到‘三统一分’产业帮扶模式。”在大力开展精准帮扶的过程中,药业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对贫困农户进行了多次的现场指导,并安排两名技术员长期驻扎实施点,确保产业帮扶的顺利开展,确保贫困农户科学种植。2015年,贵州药业在杨武乡实施的10000亩头花蓼种植实现了总产值4700万元。在顺河村,仅头花蓼种植,该村贫困人口年均收入4700元。
 
    “2016年,公司又与杨武乡签订了10000亩种植任务。”梁斌告诉记者,针对顺河村77户贫困农户,公司在种植回收上给与价格优惠,以每公斤高于非贫困户收购价格1元的标准收购农户种植的头花蓼。“预计2016年,顺河村贫困户仅头花蓼种植将实现年人均收入5100元。”梁斌说,通过实施订单种植进行精准扶贫,贫困农户的脱贫之路既走得稳,又行得远。
 
多举措助推同步小康
 
    “药业不仅使我们一家脱了贫,还帮我们走上了致富大路。”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布依族村民罗有奎告诉记者, 2013年,药业旗下全资子公司——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进驻了马头村,当年,罗有奎被公司聘用为一名铁皮石斛种植员。她清晰记得入职公司这天是4月25日。
 
    “从2000年开始,我就与丈夫一直在外奔波,为了方便打工,只好将年幼的儿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看,但一年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结余。” 罗有奎说,2007年,罗有奎和丈夫决定回家,“就算在家务农比打工还要辛苦,收入也很低,但也要一家人在一起”。从2007年到2012年的6年时间里,一家人辛勤劳作种水稻、玉米和蔬菜,但田土有限的产出和难以预测的冰雹和干旱等自然灾害,辛苦一年下来,全家只有人均不到1千元的收入,这远低于当地年人均收入4300元的脱贫标准。2011年,女儿的降生更是全家的生计日渐窘迫。
 
    “工作认真努力且敢于担当。”这是公司对罗有奎的评价。2014年,只有高中文化的罗有奎被提拔为组培组长,成为了公司一名基层管理者。
 
    工作的稳定和收入的改善,罗有奎一家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我是在公司里上班的马头村村民中,第一个买电动车的。现在大家都买了电动车。”罗有奎说,由于马头村一天只有两趟乡村班车路过,村民的交通出行非常不便,进公司才一年,罗有奎就用3800元买了一辆电动车。
 
    现在,罗有奎和婆婆在公司里,每年有3.5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同时,家里的20亩田土流转给公司用作铁皮石斛的种植,每年也有1万多元的流转金收入。三年前,全家人务农辛苦一年只有不到4千元的收入,而现在,一家人的年收入已超过5万元。
 
    “我今年40岁,大儿子在上中学,小女儿也快上小学了。我再不用跑到外面去打工,公司就在村子里,每天上下班走路只要15分钟,除了工作赚钱,还能做自己田地里的农活,收入增加了又能照顾家,老人不会成为空巢老人,娃娃不会成为留守儿童,现在的日子实在是比以前好太多了。”罗有奎说告诉记者,2015年,她家新买了一辆越野车——由于村里正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她还准备2016年下半年在位于寨门口的自家宅基地上建新房办农家乐,“这样不但自己家也有新楼房住,还可以接待周末到村里来玩的客人”。
 
    “这只是贵州药业开展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梁斌告诉记者,为了使精准扶贫稳步推进,公司在三个试点村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定期领导小组成员扶贫工作要求会议制度、驻村代表贫困户走访制度和领导小组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进一步深化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扶贫、基本保障扶贫,多举措全面推进药业精准扶贫工作。
 
    今年6月15日,在“农工党东部十省(市)组织支持毕节试验区大方县精准扶贫座谈会”上,贵州药业因为举措有力、成效显著,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高度肯定。
“以‘动真格、动真情’的热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贵州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在“农工党东部十省(市)组织支持毕节试验区大方县精准扶贫座谈会”上发言时指出,在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贵州药业将积极探索更加精准的模式,搭建的帮扶平台,在信息咨询、劳务、教育、科技培训、贫困农户农产品销售等平台建立方面,寻找更好的切入点,并整合公司及社会资源构建精准扶贫互助基金,切实帮扶贫困农户的实际问题。


本文网址:http://www.takagi-sh.com/news/1042.html

相关标签:中药产品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大健康商城药业二维码
    大健康商城药业二维码

贵公网安备 52011202003156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删除内容,谢谢!